中文字幕乱妇免费视频|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高清|一区二区性爱视频大全|制服丝袜国产精品主区

    <video id="zbuut"><nav id="zbuut"></nav></video>

  1. <ul id="zbuut"><legend id="zbuut"></legend></ul>

    <code id="zbuut"><video id="zbuut"></video></code>

  2. <blockquote id="zbuut"><legend id="zbuut"></legend></blockquote>

    日志 - 各地鴿聞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現場放飛和平鴿

    來源:新華網   發(fā)表時間:2018-12-13 14:31:25   瀏覽數:4346   轉到我空間  分享到隨寫  分享到鴿友社區(qū)
    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南京舉行2018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這是12月13日拍攝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新華社南京12月13日電 中共中央、國務院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舉行2018年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出席并講話。

      公祭儀式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紀念館集會廣場莊嚴肅穆,現場國旗下半旗。廣場西側的“災難墻”上,灰黑的底色映襯著“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14個白色大字。8000余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靜靜肅立。解放軍儀仗大隊18名禮兵齊步行進至公祭臺兩側佇立。



    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現場放飛和平鴿。 新華社記者 季春鵬 攝

      10時整,公祭儀式開始。軍樂團演奏《義勇軍進行曲》,全場高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國歌唱畢,全場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默哀。同一時間,公祭現場和南京全城拉響防空警報,汽車停駛鳴笛,行人就地默哀。

      默哀畢,在軍樂團演奏的《國家公祭獻曲》的旋律中,解放軍儀仗大隊禮兵將8個花圈敬獻于公祭臺上。

      之后,王晨發(fā)表講話。他表示,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緬懷南京大屠殺死難者,緬懷所有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緬懷同中國人民攜手抗擊日本軍國主義獻出生命的國際戰(zhàn)士和友人,宣示中國人民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chuàng)未來的堅定立場,表達中國人民堅定不移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崇高愿望。


      王晨指出,在這莊嚴的時刻,可以告慰遇難同胞和抗戰(zhàn)先烈的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譜寫了國家和民族發(fā)展的壯麗史詩。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這是12月13日拍攝的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現場。新華社記者 李博 攝


      王晨講話后,81名南京市青少年代表宣讀《和平宣言》,6名社會各界代表撞響“和平大鐘”。伴隨著3聲深沉的鐘聲,3000只和平鴿展翅高飛,寄托著中華民族對死難者的追思和對和平的無限期許。

      國務委員王勇主持公祭儀式,全國政協副主席王正偉和中央軍委委員張升民出席。

      參加過抗日戰(zhàn)爭的老戰(zhàn)士老同志代表,中央黨政軍群有關部門和東部戰(zhàn)區(qū)、江蘇省、南京市負責同志,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負責人和無黨派人士代表,港澳臺同胞代表,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作出貢獻的國際友人或其遺屬代表,南京大屠殺幸存者及遇難同胞親屬代表,國內外相關主題紀念(博物)館代表,國內有關高校和智庫專家代表,中日韓宗教界代表,駐寧部隊官兵代表,江蘇省各界群眾代表等參加公祭儀式。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以立法形式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往期新聞:
    南京市信鴿協會組織準備在“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放飛和平鴿
    南京市信鴿協會

      為充份做好“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紀念活動前的準備,江蘇省南京市信鴿協會按照市政府安排,積極調集各區(qū)一批信鴿,由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對和平鴿進行“體檢”,確保健康、強健的和平鴿在紀念儀式上放飛。

    免責聲明:本網凡是由用戶發(fā)布的文字、圖片、音視頻等資料,其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信息發(fā)布人自行承擔,并負法律責任。賽鴿資訊網不提供任何保證,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評論列表
    用戶名: 密碼:     立即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