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鴿講究方法和耐心
1.信鴿的訓練應從啟蒙訓練開始。對已經(jīng)熟悉鴿舍內(nèi)外環(huán)境,出入鴿舍自如幼鴿,在它們能隨鴿群正常家飛10天左右,應帶它們獨自到離鴿舍2至5公里,進行啟蒙放飛訓練。訓練時間最好選擇在或下午的晚些時候的空腹狀態(tài)下進行。應多樣性選擇為宜,要選擇開闊和有益于觀察的訓練地點。要盡是避開高大的建筑物。初次試訓應以群放為好,以后可進行單獨放飛訓練,放單飛時可根據(jù)幼鴿出棚時間的早晚,由小到大依次進行。要注意做好每一次的放飛筆錄,以便進行日后的綜合性評價考核。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幼鴿飛行能力的提高,訓練距離可相對延長,訓練形式仍以放單飛為主。經(jīng)過啟蒙訓練的幼鴿,靈氣十足,更善于家飛,這對以后的加距離訓練和參加正式比賽,將產(chǎn)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
2.進入三個月左右的幼鴿,可利用雙休日等閑暇,讓它們做循序漸進的加碼訓練。從10公里起步,逐步向100公里左右的訓練目標延伸。繼續(xù)堅持放單飛的形式。選擇訓練地點可考慮地形地貌的特點(如河流、平川、峽谷、高山等)。同時也要對每羽參訓鴿進行定向記錄考核。經(jīng)過多次定向訓練的鴿子,尤其是已適應了獨自歸巢的鴿子,在參加競翔開籠后最初的群飛階段中,它們會顯示出定向快捷和迅速脫離群體的優(yōu)勢,對創(chuàng)造好的賽績十分有利。
3.當訓練距離已達到100公里左右時,應在考慮選擇放飛地點的同時,注重地形地貌的標志性特征,要堅持進行定點或不定點的反復放飛演練,此時也應做對始放時間和回歸時間的準確記錄。這種訓練方法有利于鴿子在參加競翔時,途經(jīng)自己熟悉的地方,在條件反射的作用下,會產(chǎn)生一個興奮點,激發(fā)其沖剌能力。同時也可以有效地避免鴿子由于賽途的疲勞,在臨近終點時出現(xiàn)停歇或脫班現(xiàn)象。經(jīng)過此方法反復訓練的鴿子,并多次以定向的速度占優(yōu)者,是鴿友們在自己的鴿群中選擇短程重要賽事指定鴿的妙方,也能確保突來賽事的有鴿替補。
4.每逢鴿協(xié)組織的放飛訓練,應該多送鴿子去擠擠大籠,這是一件利大于弊的益事。切莫因吝惜自己的愛鴿或因已做過同等距離的訓放而放棄。常進大籠的鴿子,會逐步適應擁擠、顫簸、叼啄、吵鬧的環(huán)境,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提高競翔能力。
5.對參加完中、短程賽事,又準備送鴿參加長距離等重要比賽,有時可能受到天氣等客觀因素的困擾,使賽事間的休息時間過長而影響競技狀態(tài)。此時有必要安排賽鴿進行一次100至200公里左右的“熱身”訓練,這種方法對恢復賽鴿的狀態(tài)和提高賽鴿的競翔速度會起到極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