鴿人必備——第一種雄
發(fā)表時間:2006-01-04 16:42:48
瀏覽數(shù):789
轉到我空間 分享到隨寫
最近的專業(yè)雜志上,談及的一句話和一件事,引我深思。一句話是一名成名鴿友說“中小型鴿舍不容易取得成功”。一件事是在連載中,記實性地報道了一個成功的中小型鴿舍。這里一句話中所指的成功,我理解是說一個鴿舍不僅是取得良好的比賽成績,而且要在育種上成功。說難是難在中小型鴿舍條件限制,不具備兼顧比賽和育種應有的條件。因為育種除了需要高超的方法外,還需要相當?shù)姆敝硵?shù)量和放飛數(shù)量進行檢驗。而成功者講述的事情,使我記憶最深的是主人說他在每年的比賽中保證成績連年不墜的秘訣,派出比賽的鴿子中有60%是由自己的基礎鴿子交配育出,20%是基礎鴿子交配異血所出,20%為新進的異血相互交配所出的。把這一問一答聯(lián)系起來,其實正好解答了我們的問題。那么,怎么做才能使不容易成功的中小鴿舍變得容易成功,如何在不斷的競賽中建立起基礎血緣形成自己的特色,怎樣使比賽成績穩(wěn)定?這里我們進一步探討實際操作中的思路和步驟。
在國內,近幾年雖然有越來越多的大型鴿舍和專業(yè)鴿舍出現(xiàn),但中國的國情決定了賽鴿運動的主體仍是中小型鴿舍,這種基礎必然決定鴿友的思想方法。缺乏理性思考,急功近利,是許多鴿友都有的一種通病。張三去年飛得好就急著去引進種鴿,李四今年成績不錯又忙著引進錯血緣。一來二去自己本身就不大的鴿棚里種鴿成群,又生怕耽誤了前程,莫不僥幸一試。辛辛苦苦東討西找,忙忙碌碌男婚女嫁,一年到頭引不完的種鴿出不完的鴿兒。到了比賽季節(jié),放飛前信鴿爆棚,放飛后慘不忍睹,有幸歸巢的幾只鴿子血緣更是東鱗西爪?墒堑诙暌琅f是周而復始依樣畫葫蘆,欲罷不能。這種現(xiàn)象,雖然不是鴿子出了問題,而是人有問題。
種、養(yǎng)、訓的鴿經鴿友都知道,但三者之間的地位與作用是不一樣的。優(yōu)秀的種鴿是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基石,有了好的種鴿,你最少已經成功了一半。仔細看看世界上但凡取得成功的鴿舍,莫不是如此。不知道鴿友注意到沒有,所有有建樹的名家,都離不開能開山立派的一只基礎種雄。把這句話表述的簡單一些,就是你要想獲得成功,一定要有一只當家掌門的“一號雄”。其實,我們每個養(yǎng)鴿人一生都在探求的,就是在尋找能使你百戰(zhàn)百勝、揚名立萬的那一只種鴿。而事實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我理解的“一號雄”,不僅是在解釋基礎種雄多么重要,一定要努力獲取,而且我覺得還是在宣傳一種觀念的建立,主旨是想探討解決中小鴿舍該怎樣配置和使用種鴿的辦法。
什么是“一號雄”?顧名思義就是在你鴿舍中,為能帶來成功而深得信任,并能以其實力排在龍頭老大地位的那一只種雄鴿。有什么樣的條件,就選擇什么樣的“一號雄”。比如在山路上最實用的是越野車,平地高速公路上就要奔馳、寶馬。鴿友自己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參賽目標,是選擇的重要參考點。你養(yǎng)什么樣的鴿子,就有什么樣的“一號雄”。鴿友選擇種鴿的評判標準各不相同,但不管如何,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確立。事實上,每位鴿友自覺不自覺的都有自己比較看重的種雄,只是沒有按照一定的思路確立它的主人的成功聯(lián)系在一起的,如國外的“年輕藝術家”、“多利”、“年輕富流”,國內的“張掖7名”、“九龍王”、“浪里白條”,臺灣的“05”、“超級鳥”……一號雄依然成了主人們的注冊商標。同時,經濟基礎也決定你有什么樣的“一號雄”。舉一個大家熟知的例子:德國知名高手雷蒙,賀梅斯,請皮特,迪威德為其選擇能使他獲得冠軍的種鴿。后者從自己的鴿棚里拿出了卡爾,慕利門“軍校生”的親兄弟灰白雄“PIET”賣給了他,雷蒙堅信他的朋友以及這只鴿子,采取了一雄多母法快速育出了80多只鴿子參加比賽,一個賽季中轟動性地獲得了30多次冠軍。這次成功使雷蒙一躍竄紅,憑借“PIET”一只雄鴿讓世界知名。還有最近幾年,隨著國內公棚的興起,現(xiàn)在各地鴿友高價拍鴿之后大發(fā)揮的已經不是個別現(xiàn)象。這些高手假如再有高超的育種技巧,想不成名都難。
我心目中的一號雄應基本具備:1、必須有優(yōu)秀的家族史;2、本身有優(yōu)異的賽績或被證明了有良好的遺傳;3、擅長的比賽距離符合你的目標,外觀條件符合你的喜好;4、有顯性遺傳的特征。
優(yōu)秀的家族史,是指高代、平輩、下代都有出色的表現(xiàn),而不是曇花一現(xiàn)。整個家族能夠連續(xù)穩(wěn)定的發(fā)揮,證明了血統(tǒng)的價值。在這個前提下,選中的種雄往往能繼續(xù)發(fā)揮。從這個意義上理解,確立“一號雄”,實際上就在確定你的鴿棚主血。選擇對象的本身有良好的競賽紀錄,對其使用價值的認同提升和交配使用帶來方便。一方面有競賽記錄,可以證明它本身競賽中的優(yōu)秀個體,也有育種潛能;另一方面在今后交配時容易滿足雙方至少有一方參加過競賽的要求,使后代繼續(xù)保持競賽基因,其配母的選擇的余地就比較大。對選中的“一號雄”如果沒有參加過競賽,但確信是黃金配對直子或者它的后代已經經過檢驗,可以放寬對賽績的要求。愛好是最好老師,準備參加競賽距離目標和鴿子外觀自然條件,都可以根據(jù)個人的意志決定,但一經確定就不輕易改變,必須持之以恒地堅持有自己的特點。顯性遺傳與隱性遺傳有相對性,容易產生顯性效果的如毛色、眼色、頭鼻性狀等要多加注意,因為在后代中通過識別顯性的標記有助于辨別優(yōu)劣和新一輪的選擇。
圍繞一號雄,進行種鴿配置和使用:1、以一號雄為軸心,選好三只種雄鴿和三只種雌鴿,可以最大限度地減輕飼養(yǎng)種鴿的壓力。(為了表述方便,以下一號雄、二號雄、三號雄簡稱1#、2#、3#.)
1#的選擇上面已述。2#要選擇與1#沒有血緣關系的異血,要有極其優(yōu)秀的競翔成績或已經表現(xiàn)了出色的育種能力,綜合質量要超過1#. 3#與1#要有直系的血緣關系,在比賽中有良好的表現(xiàn),年輕有活力,外在條件不低于1#.是隨時準備晉升的準一號雄。
2、按一號雄種鴿配置要求,進行配母選擇:A母:基礎配母,與1#組合的后代已經經過檢驗,是1#的最佳配母。
B母:外來的賽績配母,基本要求就是必須有優(yōu)異的比賽成績。
C母:與1#有相同或相近的血緣關系,最好有比賽記錄,外在條件也相似。
3、選擇最有效的作出方式,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效能:1#雄作為基礎雄,絕對主力地位不容質疑。分別交配A、B、C母,達到不同目的。
作出如下:1#A,基礎配對,后代實力預先可期。
1#B,引進新血,把握一半,擊發(fā)創(chuàng)造。
1#C,種賽兼顧,造出后繼。
2#雄使用目的是探索與提升。分別交配 A、B、C母。
作出如下:2#A,母系已被證明,溶人異血提升賽績。2#B,兩只賽績鴿全新組合的異血交配,希望不是奢望。
2#C,外來新血融入主血,沒有讓人失去看好的理由。3#雄的使用有現(xiàn)實性與戰(zhàn)略性。分別交配A、B、C母。作出如下:3#如與A沒有血緣關系,3#A是基礎配方(1#A)后最有把握的后繼配方,如1#A成功,3#A的成功率會相當高3#B,是1#B模擬和翻版,在相似之中又有不同,活力四射。3#C,高低代之間近親交配或低代數(shù)之間的橫交,強化基礎血緣猶如在混凝土中加入筋骨,既有可能參加競賽摧城拔寨,又是新一輪的作育基礎,價值可期。
以上每個配方育出2孵,其中特別看中的配方或育出質量特別高的,可以適當增加多出。假設育出的36只幼鴿中有28只濃度不一沾有“一號雄”的血緣,占77,8%。
36只能參加比賽的鴿子加上6只種鴿,鴿子的總數(shù)量仍舊不多。即使考慮到在東去春來比賽開始前的賽鴿與幼鴿疊加,數(shù)量也是一般中小型鴿舍可以容納的。使用這樣的育作方法,可以讓你迅速建立主血并形成了群勢,增加競翔穩(wěn)定系數(shù),采取了近親交配和雜交同步進行,兼顧比賽和育種的需要,為提高比賽成績見諸行動形成種系特色提供了結合點,在中小型鴿舍有很強的實用價值。
選擇和使用“一號雄”方法時需要注意的問題:選擇的過程,非常明顯地突出了人為因素的重要,決定必須慎重。從上述的比例數(shù)字可以看出,選擇是否得當,可以使你滿棚精英,也可以讓你生產出一群菜貨。鴿主的認識能力在決定成敗。如果你完全相信自己的思辨能力,再加上機遇和運氣,成功就會成為必然。關鍵是判定自己的思路正確與否,這種方式是否適合自己的條件,如果一切都是肯定的,定下后就不輕易改變,即使一時不成功也應該一如既往,堅持自己有個性的東西,不朝秦暮楚。雖然別人也有好鴿子,但好鴿子是你一個人養(yǎng)不完的。心無旁騖,堅守住自己有特點的東西,才是被人羨慕的資本。重要的是要堅持種鴿配置的程式不變。關于種鴿配置,中小鴿舍與大鴿舍同理。在大鴿舍只是把展開成多例即可。如果沒有明確的種鴿配置思路,小鴿舍是一鍋雜燴,大鴿舍只是一大鍋雜燴而已。這里說的不變,是指配置程式,不是說種鴿絕對不能變,而且要對種鴿配置要進行動態(tài)管理,根據(jù)情況可進行適當調整。在比賽季節(jié)中進行客觀地分析,對個別不理想的種鴿進行調整補充,比如發(fā)現(xiàn)3#的表現(xiàn)超過1#,上升就不可避免;即可起用新的3#;又如發(fā)現(xiàn)2#表現(xiàn)不佳,立即引進更加出色的優(yōu)秀個體進行更換等。始終要堅持的是自己的信念和已經確定為主血的深度認同,不輕易更換。育種和作出要遵循遺傳理論,積極借鑒成功模式。雖然從表面上看,賽鴿是靠實際飼養(yǎng)管理和實際放飛比賽經驗為主導的活動,但在實際上還是個體鴿友具有的知識、觀念起決定作用,忽視理論上的思索提升永遠也不可能取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作出要遵循遺傳理論,積極借鑒成功模式。雖然從表面上看,賽鴿是靠實際飼養(yǎng)管理和實際放飛比賽經驗為主導的活動,但在實際上還是個體鴿友具有的知識、觀念起決定作用,忽視理論上的思索提升永遠也不可能取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
免責聲明:本網凡是由用戶發(fā)布的文字、圖片、音視頻等資料,其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信息發(fā)布人自行承擔,并負法律責任。賽鴿資訊網不提供任何保證,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