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麗娟
為何在同一艘船里有那么多的鴿會,就是會有一些鴿會的歸返率很低,有的甚至低的離譜,其實并不是鴿子素質(zhì)不好,而是這些鴿會比其他鴿會的比賽困難度來得高,也因此,不管是提前、延後,還是一起施放,在氣候好的情況下歸返率普遍都很高,但相對的,如果是遇上氣候不理想,歹流的時候,就是讓鴿子再多力口裝一副翅膀,還是很難入賞。
由於每個鴿會的所在地不同,有的相距甚遠(yuǎn),也因此同樣的登陸地點,而不同支會的鴿子,就會造成相當(dāng)程度上的變化。因為登陸地點的關(guān)系而有所差別,使得有些鴿會的賽鴿在歸返的路線上無形中加長了許多。以臺灣最南端的鴿會,恒春飛鴻支會而言,因為同艘船所有的鴿會,全在枋賓以北,就賽鴿登陸的地點分布來看,差不多是在枋賓至東港沿岸一帶,而鴿子又是群飛的動物,理所當(dāng)然的會被挾著往北飛,假使恒春的賽鴿由枋寮至東港沿岸一帶登陸的話,還須冉往南飛一個多小時,如果是氣候好的話,在海上飛行的時間比較短,登陸後還有力氣再往南飛,離結(jié)束的時間比較長,當(dāng)然有格的機(jī)會就比較大。但如果是氣候不好遇上夕流的話,可就沒那么容易了,因為鴿子在海上飛行所花費(fèi)的時間比較長,能登陸上岸已經(jīng)是很不容易了,況且那時已經(jīng)筋疲力盡、疲憊不堪,恐怕連再飛行的力氣都沒了,也許渴得想喝水,或許想歇歇腳,然而回家的路途卻還有一段距離,還得冉往南飛—個多小時,想要在有格時間內(nèi)歸返,談何容易,就算是登陸後還有那么一點力氣想飛回家,往往有格時間已過,而慘違失格的命運(yùn)。
由恒春飛鴻支會一年三季的成績即可看出,春季第四關(guān)全滅、夏季第三關(guān)全滅、冬季第四關(guān)唯一歸返,一個支會一年三季在遇到惡劣氣候的歹流殺關(guān)里,卻只有那么一羽入賞鴿,而同艘船別的鴿會卻有許多只,因此不難看出,此支會的比賽困難度確實非常的高,甚至高的讓人難以想像,但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往後慢慢的就會有適合這種賽制的鴿子出現(xiàn),或許宜蘭的一些支會也是如此吧!